Barnett's Blog https://blog.barnettwong.com 广告位招租 Mon, 20 Nov 2023 00:43:2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4.1 2022 COVID-19 感染体验评测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582 Thu, 22 Dec 2022 14:04:15 +0000 https://blog.barnettwong.us/?p=582 … ]]> 前言

自从国务院今年 11 月和 12 月接连发布「新二十条」和「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后,为期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似乎也走向了完结。健康码、行程码陆续成为过去式,虽说一定程度上回到了管控前人口可随意流动的状态,但毕竟病毒还并未消失,经过多次变异的 COVID-19 即将用其极高的传染性让大家认识一下当代瘟疫的厉害。

第一次经历这种大流行,同事还感染了这种病毒,故久违的写一篇博文记录一下我的经历。

我的基本情况:

  • 疫苗一针没打
  • 基础病有过敏性鼻炎 & 哮喘
  • 肠胃不好
  • 平时抽烟较频繁、偶尔饮酒

胆战心惊

从 12 月 7 日周三开始恢复正常到岗上班后,在短短 2 天后的 12 月 9 日,公司内同时便陆续有人出现症状。考虑到办公室规模较小,而且通风似乎也并不是很好,此时开始怀疑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至于何时出现症状只是时间问题。

9 日上午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几名同事在用枪式体温计测温时呈现出低烧的情况,暂时无法确定是否为温度计不准造成的。中午片刻午睡后,下午醒来感觉身体出现明显的疲惫感,眼皮非常沉重,想要继续睡觉,这种疲惫感一直持续至 12 月 11 日,同时在这几天内用 Apple Watch 测得的血氧浓度较以往有所下降,大概从 100% ~ 99% 降至 94% ~ 93% 附近。

12 月 12 日上午用办公室内枪式体温计测温测得额头温度 37.2 ℃,考虑到有一定误差,大概是有点发低烧,同时在呼吸时胸口处有短时刺痛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 12 月 13 日,同时 13 日傍晚用水银温度计测得腋下温度 37.5 ℃。

12 月 14 日 ~ 12 月 17 日之间开始咳嗽、胸闷,同时夜间犯哮喘,鼻炎症状加重,但体温基本正常,几次测温大概在 36.4 ℃ ~ 36.7 ℃ 左右。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后哮喘症状缓解,糖皮质激素还是厉害。

12 月 16 日时从朋友手中拿到了几个抗原检测盒,但当天测试时显示阴性,此时我以为我已经「阳完了」,而且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感,但我不知道的是,COVID 很快就能教我做人。

12 月 16 日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

急转直下

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 邓小平

12 月 18 日

12 月 18 日早上起来感觉咽喉处有干痒感,水银温度计测试腋下温度 37.1 ℃,抱着好奇的心态又做了一次抗原检测,没想到一夜之间转阳了。

12 月 18 日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

但是因为上午测温还算正常,所以没太在意,但一过中午,很快就出现了所谓「Sense of Impending Doom」的感觉,很焦虑,而且很疲惫,感觉有什么大的要来了。

12 月 18 日下午 3 点左右水银温度计测得体温 38.2 ℃,感觉非常非常疲劳,而且有轻微头痛,立刻喝了几大口水然后到床上躺下,到晚上 8 点左右已经非常明显感觉到发烧,浑身出冷汗,关窗感觉热,开窗又感觉冷,头痛越来越厉害。9 点左右测温 39 ℃,温度上升的太快了。

本来想睡一觉,但是浑身热得根本没法入睡,加上偏头痛,感觉有如在受酷刑一样。被折磨到凌晨 1 点左右,感觉人快没了,拿体温计测得腋下温度 40.3 ℃,整个身体有一种奇特的酥麻感,皮肤接触到物体的时候感觉非常怪,同时心跳非常快,感觉再烧就真死了,故吃了一片布洛芬,同时配上一片琥珀酸多西拉敏用于安眠。

药物起效感觉异常的慢,发现在床上呜咽能缓解一些不适感,感觉这时已经是半昏迷的状态,世界变得有一种「不真实感」,最后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

12 月 19 日 ~ 20 日

来到新冠感染的第 2~3 天,据网上公布的「七日症状图」来看,这应该是最难熬的两天,个人体验确实如此。

19 日凌晨服用的布洛芬药效一过,到了白天体温便又迅速回升,早上、中午测温均在 39 ℃ 以上,整个人浑浑噩噩,同时有着严重的偏头痛,眼压也非常高,感觉眼球时刻要从眼眶中迸出来。

到 19 日下午,精神有所恢复,3 点左右测量体温得 38.6 ℃,食欲有所恢复,稍微吃了一口烧饼,但是闻起来加上吃到嘴里都没什么味道,大概是失去了大部分嗅觉和味觉。

随后小睡,晚上 7 点半左右起床后加热了一小碗白米粥喝,但接近晚上 10 点左右体温再次升高至 39.2 ℃,同时可能是先前吃布洛芬加上我的肠胃本身就不是很健康的缘故,出现胃痛、胀气的现象,同时感觉非常恶心,11 点多的时候呕吐感难耐,把今天早些时候进食的东西全吐出来了。

高烧和感染第一天一样一直把我折腾到凌晨,2 点钟左右的时候服用半片安眠药,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20 日的体验和 19 日差不多,但是峰值体温有明显下降,白天最高温出现在下午 2~3 点之间,测得 38.2 ℃;夜间最高温出现在夜里 11 点左右,测得 38.7 ℃。精神状态有所恢复,但是肠胃感觉越来越不好,多次腹泻,大便不成形,同时伴有强烈的呕吐感、疲惫感。夜间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服用一片半安眠药勉强睡着。

物极必反

12 月 21 日

凌晨服用的安眠药安定效果过强,导致起床时感觉浑身处于麻痹状态,难以抬起四肢,但是还能感觉到脸部、双耳处因为低烧产生的热感,10 点半左右勉强爬起来测温,测得体温 37.6 ℃,好信号,体温明显下降,不过依然处于低烧状态就是了。

中午吃了一碗凉皮,喝了一小瓶冰镇酸奶,虽然可能肠胃不太乐意,但是发烧的时候吃点冰镇的东西确实很爽。值得一提的是能尝到酸奶的一些酸甜味,但是不明显。

一点半左右再次感觉极度疲惫,两点的时候躺床上休息了一下,大概下午 5 点钟醒来,感觉精神头比之前好了不少,顺势拿体温计测温测得 36.9 ℃,至此基本退烧。

比较好奇地用抗原检测盒检测了一下,发现「T 线」已经呈黑色,是「强阳性」。

12 月 21 日抗原检测结果为(强)阳性

到晚上食欲有所恢复,简单吃了一点东西,但是嗅觉依旧失灵,不过能尝到味道已经很满足了。

12 月 22 日

精神状态基本恢复,还是感觉稍微有些疲劳,但并无大碍。嗅觉完全消失,吸气时只能闻到一种「酸酸的」味道,好在味觉没什么问题,吃饭还是能尝到味道的,谢天谢地。

症状现在以咳嗽为主,干咳、少痰。日间偶尔出现 37.5 ℃ 左右的低烧,但很快便能自行消退。

腹泻情况依然比较严重,伴有胃胀气,估计是几种药物混合使用造成了胃损伤,不过到这时候感觉基本可以停掉之前用的大部分药物,后面以休息养胃为主。

接下来就是恢复期,没有意外则不再记录。

总结

感染新冠都有什么症状:

  • (潜伏期时) 嘴硬。以为自己会是无症状患者。
  • 咽炎,吞咽时极度疼痛,最严重的时候无法正常发声说话。
  • 疲劳。
  • 高烧。
  • 严重的偏头痛。
  • 腹泻。
  • 嗅觉、味觉失灵。

这几天用的药物:

  • 布洛芬片 —— 退烧、止痛
  • 琥珀酸多西拉敏 —— 安眠
  • 盐酸小檗碱片 —— 止泻
  • 华素片 —— 杀菌、缓解咽喉疼痛
  • 川贝枇杷膏 —— 缓解咽喉疼痛
  • 蓝芩口服液 —— 缓解咽喉疼痛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缓解哮喘症状 (呼吸困难)

这几天大致的体温走势:

恢复期观察的补充

恢复期感觉基本跟患感冒时的症状差不多,鼻塞、流鼻涕、咳嗽。

但是发现了一些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比较烦人的后遗症:

  • 无法正常睡眠。身体明显感到疲惫,而且也有困意,但正常睡着后大约 10~15 分钟后必定会惊醒,完全无法睡觉,只能靠安眠药的镇定效果才能和往常一样入睡。
  • 注意力难以集中。看视频或听人说话的时候,注意力只能维持几句话的内容,必须重新复述几遍才能理解全部内容。
]]>
你 免 费 了 | 给 ThinkPad x220i 装 coreboot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442 Mon, 19 Apr 2021 08:31:18 +0000 https://blog.barnettwong.us/?p=442 … ]]> ⚠本篇内容不是教程,只是记录一下操作过程,如果你跟着做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差错导致机器出了什么问题,后果自负。⚠

1. 前言

1.1 什么是 coreboot?

coreboot (前 LinuxBIOS) 是一个开源软件项目,旨在取代计算机中专有固件(BIOS或UEFI)的软件项目,它采用轻量级固件设计,只执行加载和运行现代 32 位或 64 位操作系统所需的最少量任务。

1.2 我为什么要装 coreboot?

  • 开源软件,有各种 payload 可选,可定制化程度高,比较安全 (?) 。
  • 启动速度比原厂快。
  • 支持一些 ThinkPad 不支持的无线网卡,方便我把原先机器里自带的速度巨慢的 2.4GHz Wi-Fi 换掉。
  • 我的笔记本,我乐意。

2. 开搞

2.1 需要点啥

在 X220i 上安装 coreboot 只能采用刷写芯片的方式,所以需要准备:

  • 1 x ThinkPad X220
  • 1 x 树莓派 (我的是 2B+,其它能进行 SPI 通讯的设备也能用)
  • 1 x SOP8 烧录夹
  • 6 x 母对母杜邦线
  • 得能上网
用到的东西

2.2 树莓派侧准备工作

先更新一下 apt

>apt update

安装 flashrom 到时候烧录 ROM 的时候用

>apt install flashrom

把编译 coreboot 要用到的包一口气装好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git libftdi1 libftdi-dev libusb-dev libpci-dev m4 bison flex libncurses5-dev libncurses5 pciutils usbutils libpci-dev libusb-dev zlib1g-dev libusb-1.0 gnat

把 coreboot 和它的各个 submodules 一口气拉下来 (大概要占 500MB)

>git clone --recurse-submodules https://review.coreboot.org/coreboot.git ~/coreboot

编译安装 coreboot 的 ifdtool 工具 (用来分割原厂 ROM)

>cd ~/coreboot/util/ifdtool
>make && make install

2.3 把原厂 ROM 读出来

关机拔电池,按一会儿开机键给电容放干净电。

拧掉背面螺丝,拆掉掌托和键盘,露出内部

要找的芯片就在 C 面左下角处 ExpressCard 插槽旁边的黑色胶布下面。

近照

准备好树莓派和烧录夹,参考下方 pinout 图把芯片和 GPIO 用杜邦线连接好

pinout 如图

开读!先看看能不能识别芯片。

>sudo flashrom -p linux_spi:dev=/dev/spidev0.0,spispeed=16384

输出大概是这样:

flashrom on Linux 5.10.17-v7+ (armv7l)
flashrom is free software, get the source code at https://flashrom.org
Using clock_gettime for delay loops (clk_id: 1, resolution: 1ns).
Found Macronix flash chip "MX25L6405" (8192 kB, SPI) on linux_spi.
Found Macronix flash chip "MX25L6405D" (8192 kB, SPI) on linux_spi.
Found Macronix flash chip "MX25L6406E/MX25L6408E" (8192 kB, SPI) on linux_spi.
Found Macronix flash chip "MX25L6436E/MX25L6445E/MX25L6465E/MX25L6473E" (8192 kB, SPI) on linux_spi.
Multiple flash chip definitions match the detected chip(s): "MX25L6405", "MX25L6405D", "MX25L6406E/MX25L6408E", "MX25L6436E/MX25L6445E/MX25L6465E/MX25L6473E"
Please specify which chip definition to use with the -c option.

虽说读出了 4 个 Macronix 芯片,不过这里只管 “MX25L6405” 这枚就好。
接下来把 ROM 内容抓下来,这里最好进行 2+ 次操作,比对抓到 ROM 的 md5,确保连接稳定正常。

>sudo flashrom -p linux_spi:dev=/dev/spidev0.0,spispeed=16384 -c "MX25L6405" rom1.bin
>sudo flashrom -p linux_spi:dev=/dev/spidev0.0,spispeed=16384 -c "MX25L6405" rom2.bin
>md5sum rom1.bin rom2.bin

2.3.1(可选) 干掉 Intel ME

把 me_cleaner 这个小工具拉下来,直接对 bin 文件使用。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orna/me_cleaner ~/me_cleaner
>~/me_cleaner/me_cleaner.py -S flash01.bin

用先前装好的 ifdtool 提取 ROM 内容

>ifdtool -x rom1.bin

这里分割后会得到四个新的 bin 文件,把它们重命名一下

  • flashregion_0_flashdescriptor.bin -> descriptor.bin
  • flashregion_1_bios.bin -> bios.bin
  • flashregion_2_intel_me.bin -> me.bin
  • flashregion_3_gbe.bin -> gbe.bin

然后挪到 coreboot 对应的文件夹里

> mkdir -p ~/coreboot/3rdparty/blobs/mainboard/lenovo/x220
>cp *.bin $_

2.4 配置/编译 coreboot

配置一下 coreboot 准备 make

>cd ~/coreboot
>make nconfig

Buildroot 的配置界面

我做的修改如下:

General setup:
  [*]Compress ramstage with LZMA
  [*] Include coreboot .config file into the ROM image
  [*] Allow use of binary-only repository
Mainboard:
  Mainboard vendor (Lenovo)
  Mainboard model (ThinkPad X220i)
  ROM chip size (8192 KB (8 MB))
  (0x100000) Size of CBFS filesystem in ROM
Chipset:
  [*] Enable VMX for virtualization
  [*] Add Intel descriptor.bin file (...)
  [*] Add Intel ME/TXE firmware (...)
  [*] Add gigabit ethernet firmware (...)
Generic drivers:
  [*] Support Intel PCI-e WiFi adapters
  [*] PS/2 keyboard init
Console:
  [*] Squelch AP CPUs from early console.
  [*] Show POST codes on the debug console
System tables:
  [*] Generate SMBIOS tables
Payload:
  Add a payload (SeaBIOS)
  SeaBIOS version (master)
  [*] Hardware init during option ROM execution
  [*] Include generated option rom that implements legacy VGA BIOS compatibility

F6 保存之后就可以开始 make 了 (不太建议用树莓派,过程实在是太慢太慢了,我直接把 coreboot 拷到了主力机 Windows 10 里的 WSL 里整的)

先整 crossgcc-i386

>make crossgcc-i386 CPUS=2 -b

*省略一大堆输出*
Unpacked and patched ... ok
Building packages ...
Skipping IASL v20160831 for host as it is already built Packages built ... ok
Cleaning up temporary files... ok

You can now run your IASL ACPI compiler toolchain from /home/k/coreboot/util/crossgcc/xgcc.

再整 ISAL

>make iasl

*省略一大堆输出*
Unpacked and patched … ok
Building packages …
Skipping IASL v20160831 for host as it is already built
Packages built … ok
Cleaning up temporary files… ok

You can now run your IASL ACPI compiler toolchain from /home/k/coreboot/util/crossgcc/xgcc.

最后 make 一下

>make

*依旧省略很多很多输出*
Built lenovo/x220i (ThinkPad X220i)

2.5 往芯片上刷写 coreboot ROM

(这里可以再用刚才的方法读一遍芯片上的 ROM,然后做一下 md5sum 确保连接正常,我比较懒所以就没弄。)

>sudo flashrom -p linux_spi:dev=/dev/spidev0.0 -c "MX25L6405" -w ~/coreboot/build/coreboot.rom

*省略很多输出*
Calibrating delay loop… OK.
Found Macronix flash chip "MX25L6405" (8192 kB, SPI) on linux_spi.
Reading old flash chip contents… done.
Erasing and writing flash chip… FAILED at 0x00001000! Expected=0xff, Found=0xf0, failed byte count from 0x00000000-0x0000ffff: 0x2524
ERASE FAILED!
Reading current flash chip contents… done. Looking for another erase function.
Erase/write done.
Verifying flash… VERIFIED.

如果你看到那个大大的 ERASE FAILED! ….就代表你已经成功了!

接下来把夹子拔下来收拾收拾,就可以开机看结果了。

🎉大成功🎉

享受自由吧,你免费了!X220i。

3. References

[1] https://www.coreboot.org/Board:lenovo/x220
[2] https://szclsya.me/posts/coreboot/x220/
[3] https://karlcordes.com/coreboot-x220/
[4] https://github.com/michaelmob/x220-coreboot-guide
]]>
Intel 幽灵峡谷 NUC 开箱安装 + 性能测试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314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314#respond Tue, 18 Aug 2020 04:29:39 +0000 https://blog.barnettwong.us/?p=314 … ]]>

前言

Intel 早在今年一月份 CES 2020 公布的新一代代号为「Ghost Canyon」的 NUC 终于有了国行版。先前一直在用被称为「Hades Canyon」的上一代版本,体验甚是不错,正巧赶上新款在国内有了正当的购买途径,所以趁这个机会升级换代一下。

配置

我购买的版本是 NUC9I7QNX。

CPU:一颗 45W TDP 的 Intel® Core™ i7-9750H

RAM:两根 16GB 2400MHz DDR4 SO-DIMM 内存 共 32GB

存储:一根 1TB 的 Samsung PM981 SSD

GPU:一块 Inno3D 的 RTX 2060 Super Mini

开箱

因为模块、可定制化设计的缘故,NUC 9 的包装较前代的大了不少。

写着金黄色「Intel® NUC」几个大字的外包装

同样是「翻盖式」设计,撕掉下方的胶条,翻开盒盖便能看到本体。

被海绵减震材料包裹在中心的 NUC 9 Extreme 主机。

此外,高度整合的硬件省去了不少额外配件。整个盒子里的内容物,只有:

  • NUC 9 Extreme NUC9I7QNX 主机
  • 电源线
  • 说明书

之前的 NUC8 Extreme 系列购买的时候还有送游戏兑换卡,这次啥也没有了。😕

(老三样。)

主机两侧以透气用的金属网格挡,似乎不是很防尘。

金属网右下角带有 NUC 「Extreme」产品线独有的的骷髅头标志。

I/O

后面板

集成于「Compute Element」上的接口有:

  • I219-LM 千兆网口 x2
  • USB 3.1 Gen2 接口 x4
  • HDMI 接口 x1
  • Thunderbolt 3 (全速)接口 x2
  • 立体声 3.5mm 插孔 x1

外加一个电源插孔。

后面板接口。

前面板

  • 3.5mm 插孔 x1
  • USB 3.1 Gen2 接口 x2
  • SDXC 读卡器 (支持 UHS-II) x1

安装

拧松 (无法完全取出) 机身背面上方风扇模组的两颗螺丝 ,用「巧劲」把它滑出来,便能进入到机身内部。

拆下的风扇模组,用金属触点和机身内部接口进行连接。
风扇模组连接处。

侧边的网状挡板没有使用任何螺丝进行固定,直接抽出来。

然后就可以较完整的看到内部结构。

位于机箱内部的是「Compute Element」,一块高集成度的模块化主板。

「Compute Element」模块旁边有一个 PCIe x16 (双槽位)插槽,用来安装 GPU。

(x16 旁边还有一个 x4 的短槽)

「Compute Element」卡上标有处理器型号。

机箱下方是一块 FSP 的 500 W FlexATX 规格的 PSU。型号是「FSP500-30AS」,80 Plus 铂金认证。

FSP500-30AS PSU。

想要安装内存、SSD 的话,要先拧开「Compute Element」下方的两个螺丝,掀起挡板后才能看到插槽。

主板顶部的挡板也代一个风扇,另外还为 M.2 插槽处的 SSD 很贴心地贴好了散热垫。

主板采用 SO-DIMM 插槽。
两个 M.2 插槽,支持 42/80 (/110 mm) 的 SATA / NVMe 协议 SSD。也可以安装 Optane。

此外,若将 Compute Element 模块卸下,其下方还有另一个全尺寸 M.2 接口可供安装存储设备。

合上盖子便可以开始安装显卡了。

只要卸下机身侧边两个槽位的挡板,把显卡插到 PCIe 插槽里

机箱内提供了 8 Pin 和 6+2 Pin 的接口,直接插好供电,再拧好螺丝就大功告成了。

完全体。

性能表现

先放一张 HWiNFO 的硬件信息。

系统硬件信息

主要和我手头同配置的,但 CPU 用的是 Ryzen 5 3600 的台式主机做对比。

Cinebench R20

使用 Cinebench R20 渲染来测试 CPU 的性能。

i7-9750H – 2653 分
R5 3600 – 3148 分

Unigine Heaven

使用 Unigine Heaven 的 Extreme 画质预设来测试 CPU + GPU 的性能。

i7-9750H – 3318 分
R5 3600 – 3370 分

Blender

使用 Blender 官方提供的 Benchmark 工具,渲染 BMW 场景。

i7-9750H – 耗时 5 分 14 秒
R5 3600 – 耗时 4 分 29 秒

游戏

使用《古墓丽影:暗影》内置的 Benchmark 模式进行跑分,设定参数如下。

i7 9750H w/ RTX 2060 Super – 平均 49 FPS
R5 3600 w/ RTX 2060 Super – 平均 53 FPS

小结

从性能表现上来看,这台 NUC 和我主力的台式机相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

综合当下 CPU 价格:

R5 3600 散片 —— ~1200 元,i7-9750H 散片 —— ~ 2000 元 (还得自己植球找配套板子)

结论 —— Intel 没有性价比。

不过作为前代「Hades Canyon」NUC 升级过来的用户,这台全新的「模块化」产品,不仅延续了 Intel NUC 产品线用料扎实,紧凑便携的特点,相比前代主机,在性能方面上也有着极大的提升,个人认为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过在这强大性能升级的背后,用户确实要为此付出颇为高昂的价格,本次购机开销如下。

开销

NUC9I7QNX 主机 – 7999 元

16G x2 DDR4 2400 内存 – 878 元

PM981 1TB SSD – 1099 元

RTX 2060 Super – 2699 元

共计 – 12675 元

接下来吃土度日。

]]>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314/feed 0
iQunix F60 机械键盘拆解换轴记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270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270#respond Wed, 17 Jun 2020 11:30:31 +0000 https://blog.barnettwong.us/?p=270 … ]]> 大概是在去年年中的时候,饱受 Macbook Pro 蝶式键盘连击问题折磨的我,终于下定决心打算买个蓝牙键盘 ,于是便购入了这么一款「铝厂」—— iQunix 的 F60 双模机械键盘。

[ 此处应该插入一张键盘的图片但是我没拍 🙁 ]

轴体配的是 Cherry 青轴,因为平时打字比较多,在录入这方面体验有一定需求 (给自己找的消费的理由) ,这种段落感强声音清脆打字爽快的玩意自然深得我心。

在自己家里一直用着倒还好,不料近些日子拿到外面去用的时候因为声音太大,常常会打扰到周围人。但目前手头没有其他用着舒服的蓝牙键盘,索性自己动手把这轴换掉,旧瓶装新酒,权当换新了。

拆解

首先,先卸下键盘上的 61 个键帽。

随后映入眼帘的,便是由 5 枚平头十字螺丝固定住的用来固定轴体的定位板。

拧下螺母后便可将定位板 (连带下方的 PCB) 从一侧抬起,将其抽出外壳。

注意断开背部 PCB 板和粘在外壳内部电池的连接。

原装电池是由迈科生产的 4.81 Wh 3.7V (1300 mAh) 的锂电池,不过在这套蓝牙方案下,使用后不及时关机的话,续航时间并不会很长。

双面胶特别粘。
McNair 4.8Wh 3.7V 锂电池 —— 换算过来就是 ~1300mAh

随后便可以一览 PCB 板全貌,可以直接看到蓝牙芯片,和各轴体触点的焊接处。

蓝牙芯片采用的是 Cypress 的 CYW20730,一款 2.4GHz 蓝牙 3.0 HID 无线收发芯片,旁边有一块小的 24C256 EEPROM。通过小板上印刷的字样,可见它是来自一家名为「Yofree」公司的方案。

下面就可以开始给轴体解焊了,使用最基本的一套电烙铁就可以轻松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身上只长了两只手,一手拿吸锡器一手拿电烙铁,所以没有拍解焊时的照片。

将就着看一下拆下来的 Cherry 原厂青轴,是普通的三脚轴。

三脚轴 —— 两个轴体触点 + 中心的一个固定柱

解焊的工作很快就能完成,最后便可将 PCB 和定位板彻底分离开来,随后便可进入重新焊接新轴体的工序。

换轴

拿出要更换的船新轴体 —— Cherry 红 x 60pcs。

Cherry 三脚红轴 (+3 潜行)

先把轴体卡在铝制定位板都槽位上。

只买了 60 个红轴轴体,所以 Fn 键处还是放上原本用的青轴。

轴体就位后,把 PCB 板扣在下面,让轴体上的三个脚位卡在板子上的洞中。

接着就可以开焊了,因为 PCB 和定位板间有一个弹簧作为缓冲,所以最好先把四个角的轴体焊好,固定住这两部分。

最后连上电池线,把这堆东西塞回外壳里,拧好螺丝,插上键帽就大功告成啦!

组装完成。

后记

本次 DIY 开销 138 CNY,全花在这轴上了,可能去买剪线键盘从上面拆轴会更便宜一些,不过全新的大概更靠谱一点。

红轴手感肉乎乎的,估计还得适应适应。现在键盘的声音主要来自于键帽和定位板处的撞击声,用着还算安静,拿出去用的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还好在 Fn 键的地方留了一个青轴,没事按一按也挺爽的。

强烈谴责原厂组装人员把针脚掰弯压在焊盘上进行焊接的做法,解焊之后还得手动掰直,麻烦得要命,您们维修的时候不嫌费劲吗?

另外,F60 似乎推出了可以热插拔更换轴体的版本… 看来我这款是买早了,不过从价格上来看的话还是自己换更实惠一些。下次再想折腾的话,可以考虑想办法把我这款也改成热插拔的。

]]>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270/feed 0
《天外世界》简评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111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111#respond Sun, 27 Oct 2019 13:50:23 +0000 https://blog.barnettwong.us/?p=111 … ]]>

概述

开发商: Obsidian Entertainment

发行商: Private Division

发售日期: 2019/10/25

发售平台: Windows (✓) / PS4 / XBOne

价格: $59.99 (PC – Epic [Intl.]) / $29.99 (PC – Epic [CN])

前言

记得那部传奇般的 《Fallout: New Vegas》 吗?其中那引人入胜的主线任务,辅以丰富多样的支线任务,配合着高度自定义化的人物养成系统,以及真正让玩家体验到「Play it your way」的高自由度设计…… 这一可谓《Fallout》系列巅峰的作品至今仍是广大玩家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时隔 9 年,「黑曜石娱乐」终于带着这款名为 《The Outer Worlds》 的 ARPG 新作重回玩家视野之中,在继承着 《New Vegas》 中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之游戏体验的同时,这部新作也同样不缺少其独到之棱角。

评测

背景设定

游戏舞台设定于未来 23 世纪太空殖民时代的「Halcyon」星系,在名为「The Board」的机构的统治下,整个宇宙被几家大型公司所瓜分,太空时代那看似一片繁荣盛世之景的背后,却是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公司对劳动力的无情压榨和对宇宙不计后果、无休止的进一步开发。

前「The Board」中一位名为 Phineas Welles 的科学家尝试推翻专制,解放人民,实现革命,在宇宙中被高层所通缉,踏上逃亡之路。最终在一艘已经失踪 35 年,名为「Hope」的殖民飞船上找到并解冻了被称为「The Unknown Variable」的主角,希望能借其一臂之力,共同完成这一伟业。

游戏体验

视觉方面

本作采用了「虚幻 4」引擎进行制作,在视效方面上的表现非常优秀。配合着构建的细致入微的游戏世界,无论是在沉浸的探索过程,还是刺激的战斗场景中,都能够为玩家提供视觉上的享受。

不过游戏设置中能够供玩家调整的图像选项较少,无法一些特定的效果进行单独的设置 (如游戏强制开启的让一切变得模糊的「TAA 抗锯齿」和影响视野的「边缘色散」效果),作为一款 2019 年的大作,令人有些不爽。

视效设定上的「低自由度」

游戏系统方面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如果对 《Fallout》 系列作品熟悉的话,本作中的大部分系统对玩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

角色养成

相对工作室先前的 《New Vegas》 相比,本作在角色自定义系统方面稍有简化,在令玩家更易上手的同时,也不缺 RPG 类作品一如既往的深度。

在创建人物方面,对于面部形象自定义的选项有所减少免去了花大把时间捏人的工序,不过依然保持了为基础「属性」加点、专精「技能」及独特「天赋」作选择的设定。

「低智商对话选项」
多样的「天赋」
「外貌」自定义界面

在游戏中,则依然采用了通过获得经验升级,增加「属性」点,选择新「专长」的经典系统。界面直观,操作简单,玩家大可根据自己喜爱的玩法向自己所需的方向培养角色。

每升 2 级便可选择一个新的「专长」
武器与战斗

从朴素的「投掷球杆」到致命的等离子「镰刀」,从火力凶猛的「重机枪」再到功能奇妙的「缩小射线枪」,游戏中可供玩家选用的武器虽在数量上不算太多,但绝对各具特色。

同时,玩家也可在现有武器的基础上使用搜刮到或是购买到的各种配件对其进行进一步定制化。

武器改装

战斗方面大抵上和一众 FPS 游戏类似,玩家可以根据喜好,或是横冲直撞、正面硬上,或是小偷小摸、潜行偷袭,总之只要把能动的敌人弄成动不了的敌人就行。

游戏中也有一个名为「Tactical Time Dilation」的设定,类似 《Fallout》 系列中的「V.A.T.S.」系统,使用后便会进入慢动作模式,玩家可在此时向敌人的弱点进行攻击,对其进行负面属性加成。

同时,你也可以和至多 2 个同伴同行,方便在战斗中获得一些额外的火力。

「同伴」菜单

世界设计

虽玩家可以随意游走于游戏世界中各种地区,完成各种各样的支线任务,但游戏中一些主要场景之间都是被各自隔离开来的,所以本作大概算不上是真正的「开放世界」游戏。

不过好在有着各种风格独特的星球、太空站,其中可供玩家进行探索的地区数量也不少,配上场景中散落各地的可搜刮品,光是世界探索方面的内容,就足够让玩家投入不少时间了。

可供玩家在各大地区间切换的「星系地图」

本作中还有着数量繁多的任务可供玩家完成。「黑曜石娱乐」作为老牌 RPG 游戏开发商,更是延续了其在这方面进行细致入微之设计的优良传统。

从负责推动游戏发展的重要角色,到游走在街边遇到的小角色,游戏中只要能与玩家进行对话互动的人物,无一不有着属于自己的背景故事。在了解主线剧情的同时,玩家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完成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支线任务,对游戏世界观和其中的角色设定进行更深层的挖掘。

各种各样的任务

《Fallout》 系列一样,本作世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派系,主角在派系中的「声望」值会根据玩家在游戏中做出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增减。

不过最让我喜欢的一点便是,作品中并无明确的善恶之分,游戏中也不会对玩家做出相应的引导。是当个助人为乐的五好青年,还是见人就杀的冷血恶魔,决定权全盘掌握在玩家手中,跟着感觉走就好。

其它

在这里列出一些我认为值得一提的小事。

  • 游戏中有「掉落伤害」的设定,但是感觉在触发伤害的判定上有些严格,从看似只有 2 米左右的高度落下来也会受到伤害,有点硬核。

  • 除了「困难」和「超新星」两个之外,「故事」和「正常」两个难度选项在游戏中期便会变得没什么挑战性可言了,难度曲线的设定上还可再做优化。

  • 本作的中文本地化做的好得不像话,出色的做到了「信达雅」的标准,强烈好评。

  • 幽默元素贯穿游戏始终。物品描述,人物对话,场景设置,都不缺能让人会心一笑之处。玩家飞船上的 AI 甚至都专门设有一个「给我讲个笑话」的选项。
「莫比乌斯环」
  • 主线剧情略短,如果能有「New Game+」的设定会更好,同时期待后续 DLC 一类内容的更新。

总结

「黑曜石娱乐」的这款 《The Outer Worlds》,不仅是对那经典 ARPG 配方之传承,更是对自家游戏那一贯之高标准、严要求的延续。

作为一个只有 200 人规模的小作坊,能认真为广大玩家们带来完成度如此之高的出色作品,尤其是在游戏业界混乱不堪的当下,实为不易。

在此向 《The Outer Worlds》 和「黑曜石娱乐」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如果你也对这款游戏感兴趣的话,不妨也买来玩玩试试看。

]]>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111/feed 0
索尼 WF-1000X M3 降噪豆体验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509 Sat, 03 Aug 2019 17:30:00 +0000 https://blog.barnettwong.us/?p=509 … ]]>

前言

本以为年初才充值的信仰 WH-1000X M3 已经为我在降噪耳机这条路上的历程打下了句号。没想到,季节更替,气温骤升,再高端的技术,再强大的忍耐力都顶不住这全包耳耳机于高温下在耳朵周围积攒的热量。考虑到自己聆听音乐的舒适度和身体健康这两大方面,这东西暂时肯定是没法用了。

在对新无线设备的渴望愈发强烈之时,索尼又一次及时的更新了自家 WF-1000X 降噪豆的产品线。有趣的是,这次还直接跳过了「M2」直接为教徒消费者们带来了所谓的「第三代」产品

鉴于对索尼的信任以及之前购入其产品获得的较为良好的体验,遂在京东上购入了这款新品,谈谈使用近两周以来的体验。

正文

测拉式包装

外形方面

和大多其它「真无线」耳机一样,WF-1000XM3 也采用了机体 + 充电仓的搭配式设计。

完全体

充电仓

我购买的是黑色的版本,充电仓上半部分为香槟金配色,下半部分是触感不错的黑色类肤橡胶材质。底部凹槽处内有一 USB-C 接口供充电用。

上下部分扣住的接缝处有一条带状的 LED 指示灯用来提示充电状态… 不过似乎只能亮红色。

USB-C 好文明

不过这次的充电仓和初代产品不太一样的是,外壳并没有使用金属,而是选用了较为廉价的塑料材质。或许是为轻便作出的妥协,不过这样一来也让它 (尤其是上面裸露的塑料外壳部分) 非常容易被锐利物品刮花,所以收纳的时候得时刻注意一些。

电池仓体积不小,不太适合揣在兜里携带,不仅会占用挺大一部分空间,而且会让你的腿上突出来好一大块,看着很蠢,最好还是放在包里携带 (连说明书上的示意图也建议你把它揣包里) 。

耳机本体

左右耳都一样所以图片就以左耳为准了。

正脸

耳机本体的配色和设备的配色一样,通体黑色,配以香槟金色加以点缀。

正面有个信仰标志,旁边开出个麦克风口,最边上安排了一个看着像玻璃实际上是塑料包裹的圆形触控区域。

在耳机尾部处还有 LED ,这次是能闪红色和蓝色的,用来告诉你充电进度和连接状态。

翻过来

翻过来之后,上面有个应该是距离感应器所在的光滑黑色区域,有了它就能做到摘下耳机暂停,戴上耳机播放这样的功能。

中间是入耳耳塞处,值得一提的是,突出来那一部份的下面是橡胶材质的,用来防止耳机从耳朵里滑出去。

下面有三个充电用的触点,对应盒子里的触点,希望不要氧化就好。

聆听感受

佩戴

除了戴的时候要在耳朵里稍微扭一扭让它就位的操作有些麻烦之外,只要不去超长时间佩戴,基本没有什么不适之处了。

得益于上面写到的耳塞底部橡胶材质部分的加持,两边的耳机都能很稳地放在耳中,即使是运动的时候也没太大问题。不过鉴于其不防水防汗的特性,和为了听力和安全着想,最好还是别在运动时带着。

连接

拿出耳机,放到耳中,音乐设备 NFC 打开,贴一下连接,再贴一下断开。连接方式一如既往的流畅简单。

我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时候要么是在地铁或是公交上,要么就是在市区道路上,连接方面没遇到过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倒是有过一两次某一边耳机突然失声的现象,解决方法就是放到盒子里拿出来重新配对一下。

P.S.: 这次的 WF-1000XM3 支持两个耳机间 + 设备间的蓝牙 5.0 连接,不过我用来听音乐的设备仍然停留在蓝牙 4.X,或许用同样支持 5.0 的设备和它连接效果会更好。

降噪

索尼的招牌技术。得益于专有的「QN1e」 芯片的强大处理能力,它在降噪方面非常出色,特别是相比于初代产品稀烂的降噪效果,这次的 WF-1000XM3 可谓一雪前耻。

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地铁上 WF-1000XM3 基本都能过滤掉大部分日常噪音,同时播放着音乐的话基本上能够完全过滤掉周边多余的声音,效果很不错。

值得注意的是,因人而异,降噪效果在更换不同规格耳塞的时候会产生差异,最好还是亲自测试后选择最适合的耳塞来获得最佳效果。

三副「双重舒适」耳塞,和三副加长版的「哥塞」

玄学音质

这次的降噪豆,大概是为了续航和连接稳定性方面的考虑,并没能用上索尼招牌的 LDAC,而是采用了 SBC / AAC 作为编码方式,与 Hi-Res 无缘。

但是它依然保留了索尼祖传的「DSEE HX」功能来提升音质,通过手机端的「Headphones Connect」App 连接后便可以选择开启,不过这样做便要牺牲近一半的续航时间,似乎不是很值得。

不过我在实际聆听时基本上同时都在移动,不会太注意音质方面上的事情。实际上的听感也不错,如果不爽的话,还可以在设置应用里调调 EQ,总之它的表现对于一款「真无线」耳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总结

优点

  • 续航时间足。
  • 降噪效果出色。
  • 连接方式便捷,效果稳定。
  • 音质不错。

缺点

  • 充电仓体积略大。
  • 塑料材质易刮花。
  • 贵。

在「真无线」耳机遍地的 2019 年,索尼能够延续其产品过硬的品质,让 WF-1000XM3 以其出色的表现立于市场之中,实为一件值得敬佩之事。

对于当下形势复杂市场来说,它的出现能够为后续的产品制定新的标准;对于在这鱼龙混杂的一众产品中迷失方向消费者来说,它更是一盏指路明灯。

2019 年 8 月 3 日

]]>
至简、至醇 —— 《Tetris Effect》简评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61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61#respond Sat, 27 Jul 2019 11:01:44 +0000 http://blog.barnettwong.us/?p=61 … ]]>

概述

开发商: Monstars Inc. / Resonair

发行商: Enhance Inc.

发售日期: PS4 – 2018/11/09 | Windows – 2019/07/23

发售平台: PS4 / Windows (✓)

价格: $24.79 (PS4) / $39.99 (PC – Epic 美区) / $20.99 (PC – Epic 国区)

测评

谈到我最喜欢的游戏,那便不得不说《俄罗斯方块》。虽算不上什么职业玩家,但是这款从小陪伴我至成年的作品,依然在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时不时就要来上一两局经典的「Marathon」模式玩一玩,看着屏幕上骨牌在精心摆放填满横排被消除后,一解心中之忧愁。

《俄罗斯方块》出现已隔 35 年,时间虽长,但它仍保持着其热度。这次的 《Tetris Effect》 一作便不仅是一款献给广大《俄罗斯方块》爱好者的一件大礼,更是为这款给全世界带去欢乐的现象级作品致去的极高之敬意。

玩法

《Tetris Effect》 作为一款《俄罗斯方块》题材作品,其玩法自然也遵循了原作经典的游玩规则。七种各由四块方块组成的骨牌随机落下,玩家只要通过将其移动、旋转;排列、组合,最后用它们填满游戏区域最下方即可按列将其消除。

「Zone」模式

不过在此基础上,本作还添加了一种名为「Zone」的设定。随着一行行方块被不断清除,位于屏幕右下侧的圆形进度条也会慢慢被填满,在槽内进度条有剩余的情况下,玩家便可激活「Zone」模式。

该模式被激活后,至槽内进度条消耗完毕的期间内,被消除的行数会自动移至游戏区域下方积攒起来,待该模式结束后一并计算分数。积攒行数越多,得分越高。 (最多能积攒到 22 行)

「Zone」模式

设计

本作最出彩的地方。

这款作品由曾在《Child of Eden》和《Rez Infinite》这些精品游戏担任艺术设计方面职位的石原孝士先生来担任游戏总监,为玩家带去了一场毫不失水准的感官盛宴。

视觉

在视觉方面,游戏中每个关卡都对应着不同的设计风格,从背景到落下方块的样式都会与其所在关卡的主题高度契合,配合上放置与消除方块时美丽的粒子特效,在视觉上形成令人舒适的统一性。

出色的视效

音效

出色的视效当然也要配上优秀的音效,本次游戏音效方面的设计由操刀制作了同样出色的《Rez Infinite》一作音乐的「Hydelic」制作。

同视觉方面一样,游戏在声音设计方面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也会根据关卡主题而做出相应改变。

同时,游戏的背景音乐也会根据玩家在关卡内的进度之不同而做出动态化的调整。以简单的氛围音开始,随着清除掉的行数不断增多,分数逐渐上涨,简单的主旋律便会慢慢出现,伴随着每关独有的骨牌音效,构成一首首风格各异的乐曲。

游戏共 27 个风格迥异的关卡

例如,在名为「Deserted」的沙漠主题关卡,用有中东风情的配乐,骨牌调整与落定时发出于沙地中行进的声音;到了名为「Downtown Jazz」的都市主题的关卡,骨牌则会在移动时发出钢琴声,随着游戏的进行与背景氛围音效结合成一首自由爵士乐。

游戏内「Pharaoh’s Code」关卡
名为 Connected (Yours Forever) 的主题曲

总结

至简、至醇,大概就是我对这款游戏最直观的感受了。这正是我心目中《俄罗斯方块》最出色的样子。《Tetris Effect》是一部真正做到在保留游戏最原汁原味的玩法的同时,又做到了将这一简单游戏抬升到视听享受全新高度上的优秀作品。

无论你是《俄罗斯方块》的爱好者,还是单纯喜爱休闲类游戏的玩家,《Tetris Effect》都应是你不容错过的一款作品。

相关链接

2019 年 7 月 27 日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61/feed 0
辞旧迎新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6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6#respond Sat, 20 Jul 2019 15:22:38 +0000 http://blog.barnettwong.us/?p=1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什么都不太顺眼的时候。

索性就把网站后端重构了一遍,连带之前那个版本的博客也直接换掉了。

虽然之前一直嘴上说臃肿之类的,不过最后还是用了「WordPress」。只要表面上看着干净点就没什么问题了。

博客的主题用的是 Jared Erickson 的「Less」,不用修改什么,很简单很好看。

旧博客的文章还没想好怎么处理,大概会挑一些搬过来。好麻烦,先拖着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更新一篇,总之先把架子摆好。(苦笑)

2019 年 7 月 20 日晚

]]>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6/feed 0
索尼 WH-1000X M3 体验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44 Sun, 20 Jan 2019 04:00:16 +0000 http://blog.barnettwong.us/?p=44 … ]]> 此文章为旧版博客存档内容。

从去年 8 月份发布之后就被种草的耳机,在春节将至之际终于狠心入手,下面写一篇短评。

前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也是一样。

对于音频设备来说,便捷的无线连接方式似乎快速成为了现在的主流需求,慢慢从设备上消失的 3.5mm 耳机接口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虽然自己仍然坚守使用专用的播放器进行音乐和各种音频的欣赏,但是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刻,还是会有线材给自己带来的种种束缚。因此,希望使用无线设备的需求也渐渐变强。

此前购买过一副 SonyMDR-XB950N1,但使用体验并不优秀,完全没有达到心理预期。

这次我的购买需求倒是很简单。

  • 首先,佩戴要舒适。对于一个只要不处于和他人交谈状态就不会摘下耳机的人来说,舒适的佩戴体验是必须的。
  • 其次,续航时间得说得过去。电量的不足会对聆听体验产生影响,不过似乎现在的蓝牙耳机都可以做到 10 – 20+ 小时的续航时间,所以不用过多考虑。
  • 然后,降噪。我非常不希望我在听音乐的时候被周围的噪音打扰到。
  • 最后,音质。比较玄乎的东西,但是怎么说也得对得起我从唱片和 CD 上抓下来的那堆无损文件。

这样来看,看起来最能让我满意的便是 BoseQC35 IISonyWH-1000X M3 了。

两个公司都是音频领域中的佼佼者,这两台设备更是堪称对标。

想了想心中的信仰,看了看手头索字头公司的设备们,我果断选择了后者。

设计和佩戴感受

1000X M3 作为此系列中的第三代产品,延续了索尼一贯的「一种设计走到底」的特色,外观基本没有变化。

此次入手的是黑色的版本,外观看起来沉稳可靠,缺点是落在上面的灰尘会比较明显

头梁外部两侧雕有玫瑰金色的「SONY」字样,内侧标有耳机型号和标志性的用于指示右声道的红色「R」标识。

头梁顶部和耳罩都有皮革包裹的记忆海绵用于提升佩戴舒适度。

左侧耳罩侧边分别设有 NC/Ambient 降噪效果控制键电源键 两个按键,最下方有提供 线路输入3.5mm 接口;同时耳罩外侧是 NFC 感应区

右侧耳罩最下方设有 Type-C 接口,负责快速充电;外侧则是负责触控操作的面板。

耳机净重约 260g,发声处使用包耳式设计,配合柔软的海绵,在我连续佩戴约 6 个小时后基本没有不适感,体验很不错。

使用体验

耳机的主要功能基本都能通过机身上按键完成设定,但是若想进行进一步调整,还是要在 Android / iOS 设备上通过 Sony 官方的 「Headphones Connect」进行设置

耳机默认开启降噪模式,效果极佳。同时,在 App 中手动操作或是通过长按左侧耳罩侧边负责降噪模式切换的按钮可以让耳机自动对当前情景进行降噪效果的优化

除降噪模式外,还有「环境音模式」(Ambient Sound) 。在这个模式下,耳机会保留一部分降噪功能,但同时也会通过麦克风对周边的环境音进行拾取 (或者只拾取人声),可以减少降噪效果过强带来的一些风险和别人说话听不到造成的尴尬。

通过 App 还可以使用「自适应声音控制」(Adaptive Sound Control) 。可以让耳机自动检测你的佩戴情景进行降噪效果上相应的调整。情景分类成:静坐、行走、跑步、交通工具四种,允许用户对每种情景自行调整降噪模式。

前面说过的右侧耳罩外侧的「触控区域」,在播放音频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来对播放进行控制。手指上下划动负责音量增减,前后划动负责切歌。用整个手掌按住整个耳罩则可以快速切换至「环境音模式」,这样不用摘下耳机也可以听到他人交谈或者周边环境的声音。

用耳机左侧 NFC 区域贴近播放设备,短短几秒内便可完成配对。柔软的耳罩贴附于双耳的一刻,周围的噪音立刻从听觉系统中消失。按下屏幕上的播放按键,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属于你的一部 MV,MV 的 BGM 则是你心爱的音乐。伴随着乐曲的播放,这一刻,你感受到了科技的美。这种感觉,实是极为震撼的。

音质方面

作为索尼的旗舰设备之一,黑科技必不可少。

除了作为卖点的降噪功能之外,对于音乐发烧友来说,耳机采用了索尼的 QN1 芯片,内部集成 DAC 和模拟功放,理论上可达到低失真,高信噪比的优秀表现。

同时,还有着 Sony 祖传可以达到 990kbps 传输速率的 「LDAC」 连接协议 和可以将低比特率音频还原至近乎 CD 音质的「DSEE HX」功能。

下面只测试蓝牙连接模式下播放的质量。

在播放音频的过程中,我使用 LDAC (质量优先) 的连接方式。

使用 Sony NW-A45 播放器播放音频,测试曲目以 「東京事変」2006 年发布的《大人》专辑中《ブラックアウト》一曲 (16 bit 44.1kHz FLAC 文件) 为例。

曲中乐器多样,对于耳机解析力来说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在歌曲后半部分,大部分乐器都加入进来后,低频处有 Bass Drum 与贝斯,中高频则有着镲,电吉他,铃鼓,Shaker,击掌声 和主唱椎名林檎独具特色的声音。

WH-1000X M3 表现比较优秀,人声和背景之间有一定距离感;伴奏方面细节丰富,层次感鲜明,高频清脆有延伸;而且低频尤其饱满,不会很「轰头」。整体听感平衡,音色偏暖。但对于我来说还是稍微有些闷,但可以通过均衡器来自行进一步进行调整。

(P.S. : 开启均衡器后只能使用 LDAC (连接优先) 模式,传输速率略低于 LDAC (质量优先) 模式)

但这终究是个人感受,如果可以的话,请去实体店试听

总结

在音频设备上,索尼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出了其雄厚的实力。

高质量的播放质量,优秀的降噪体验,舒适的佩戴感受。WH-1000X M3 真的可以算是降噪耳机的标杆了,称这台设备为当今你能用钱买到的最棒的无线降噪耳机毫不为过。

如果你也正在考虑购买一款无线降噪耳机的话,WH-1000X M3 大概会是你的最佳选择。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
《Battlefield V》 Open Beta 试玩体验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40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40#respond Sat, 08 Sep 2018 04:00:21 +0000 http://blog.barnettwong.us/?p=40 … ]]> 此文章为旧版博客存档内容。

概述

开发商: Electronic Arts

发行商: Electronic Arts

发售日期: PS4 / Xbox One: 2018/01/26 | Windows: 2018/08/10

发售平台: Windows (✓), Playstation 4, Xbox One

价格: 免费

评测

简介

本来安排在 10 月 19 日的「Battlefield V」前几天发来了延后至 11 月发布的消息,虽然如此,本作的「公开测试」(Open Beta)版本还是如期而至。

( 因为游戏还处于测试版,一切内容都只作为提前体验的一部分,在后续仍会做出改进,以下内容仅为针对此时 ( 2018 年 9 月 8 日前后 ) 游戏体验的个人观点。)

( 测试版中没有为简体或繁体中文使用者提供本地化,文中译名皆为个人翻译。 )

游戏相关

和前几作的形式一样,本次的「Open Beta」仅提供多人模式供玩家游玩。

你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经典的「征服」(Conquest) 模式,和本作中以「Battlefield 1」中的「行动」(Operation)模式基础上进行增强后推出的「大行动」(Grand Operation)模式。

这次的「Open Beta」也提供了两张正式游戏中会出现的以二战为背景的地图共玩家体验,他们分别是

  • 1940 年「纳尔维克战役」中位于挪威的某个「极地峡湾」(Arctic Fjord)
  • 1940 年「荷兰战役」中即将被德军轰炸的「鹿特丹」(Rotterdam)

玩家可在游戏中扮演属于同盟国的「大英帝国」或是属于轴心国的「纳粹德国」之中的任意一方进行游戏。

游戏系统基本是对前一作的引用和改进。本作中同样提供了「突击兵」(Grenadier)、「医疗兵」(Field Surgeon)、「支援兵」(Engineer / Machine Gunner)和「侦察兵」(Paratrooper / Sniper)四个兵种共玩家选择。

同时,本作也在武器自定义方面也为玩家提供了更大的客制化空间。相较前一作中仅能在武器上应用一整套皮肤或是拆装刀具,现在你可以将武器的任意一个部件套用上你喜欢的涂装,同时也能安装上种种不同的配件,来提升你的游玩体验。

实际体验

到现在断断差不多只玩了 3 – 4 个小时左右,下面用优劣分析的方式谈谈测试版中的具体体验。

优点

  • 本作的优化依现在来看很不错。我分别使用 GTX 1060 和 Vega M GH 在默认「Max-Fidelity」的视效设定中以 1080P 的分辨率进行游戏,垂直同步开启的情况下帧数基本能够维持于 60 FPS。
  • 总体视觉效果挺好。有得益于「Frostbite 3」引擎加持,本作依然有着高度可破坏性的场景,极为宏大的地图,真实的光影效果和细致的模型、贴图细节。

缺点

  • 游戏节奏较为缓慢。相比前作「Battlefield 1」来说,本作的游戏节奏更加趋近于真实,人物移动速度、复活队友、换弹时间等各个方面的速度都有所减缓,加上本作空间极大的地图设定,对于习惯快节奏战斗的玩家来说,玩起来会稍微有些不适应。
  • 游戏中添加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设定。如浪费时间的「濒死」系统以及速度缓慢的「掩体建造」系统,让战斗连续性有所折扣。
  • UI 需要稍作调整。各种标志看起来都很小,如果不随时留意的话,很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提示,尤其是担任医疗兵的时候,第一看不清血条,第二看不到「濒死」状态标记,就算想救人也很困难。

总结

就现在来看,本作绝对不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但仍需大量改进。希望「Battlefield V」能称为玩家们心中所想的那款完美的「Battlefield」续作。

就现在来看,本作绝对不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但仍需大量改进。

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购买这部作品,不妨现在先试试看这个测试版的产品。

希望「Battlefield V」能早日成为玩家们心中所想的那款完美的「Battlefield」续作。

感谢 EA 和 DICE 为我们带来这款作品。

其他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
https://blog.barnettwong.com/archives/40/feed 0